北京當代十大建筑是在2009年由全國人民通過投票評選出來的一個結果。北京當代十大建筑中包含了從古到今,不同風格不同用途的各種建筑。并且在北京當代十大建筑中,所有的建筑面積都在5萬平方米以上。可以說北京當代十大建筑中的建筑物都是代表著北京的一系列地標建筑。那么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選北京當代十大建筑其中幾個建筑物來介紹介紹吧。
北京南站
北京南站突出環保、節能等理念,在眾多大型火車站中首次采用太陽能發電。新建成在高架候車亭屋頂中央采光帶,將設置太陽能光電板,總功率為350千瓦,太陽能發電系統將在白天開啟,輔助解決車站用電問題。2008年8月正式重新開通運行的北京南站占地面積49.9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主站房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建筑地上兩層,地下三層。從上到下依次為,高架候車廳以及配合的高架環形車道、站臺軌道層、換乘大廳、地鐵4號線、地鐵14號線。預計2015年北京南站的年運量超過1.5億人次。到2020年南站運量每年超過1.9億人次。
3號航站樓
3號航站樓(T3)由主樓和國內候機廊、國際候機廊組成,配備了自動處理和高速傳輸的行李系統、快捷的旅客捷運系統以及信息系統,總建筑面積98.6萬平方米。新建一條長3800米、寬60米的跑道,滿足F類飛機的使用要求,配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三類精密自動飛機引導系統,這是我國目前最先進的起降導航系統,在很低的能見度下仍可實行飛機起降。世界上最大的飛機空中客車A380能夠順利起降。跑道試飛成功后,于2008年10月份投入試用。此外,新建北貨運區,相應配套建設場內交通系統,以及供水、供電、供氣、供油、通導、航空公司基地等設施。
國家體育場
體育場外殼采用可作為填充物的氣墊膜,使屋頂達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陽光可以穿過透明的屋頂滿足室內草坪的生長需要。比賽時,看臺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變化的,可以滿足不同時期不同觀眾量的要求,奧運期間的20,000個臨時座席分布在體育場的最上端,且能保證每個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整個賽場。入口、出口及人群流動通過流線區域的合理劃分和設計得了完美得到的解決。許多建筑界專家都認為,“鳥巢”將不僅為2008年奧運會樹立一座獨特的歷史性的標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發展史上也將具有開創性意義,將為21世紀的中國和世界建筑發展提供歷史見證。
國家大劇院
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筑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設計方為法國巴黎機場公司。國家大劇院建筑屋面呈半橢圓形,由具有柔和的色調和光澤的鈦金屬覆蓋,前后兩側有兩個類似三角形的玻璃幕墻切面,整個建筑漂浮于人造水面之上,行人需從一條80米長的水下通道進入演出大廳。大劇院造型新穎、前衛,構思獨特,是傳統與現代、浪漫與現實的結合。國家大劇院龐大的橢圓外形在長安街上顯得像個“天外來客”,與周遭環境的沖突讓它顯得十分搶眼。這座“城市中的劇院、劇院中的城市”計劃以一顆獻給新世紀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的奇異姿態出現。
國圖二期
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33號,位于國家圖書館北側,原預留用地。“中國國家圖書館二期工程暨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總建筑面積79,899平方米,工程分為地下三層和地上五層,內部沒有閱覽室,全部是開放式閱讀空間,讀者座位2,700余個,日均接待讀者能力6,000-8,000人次。擴建完成后中國國家圖書館的館舍面積達到25萬平方米。工程完工后,中國國家圖書館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數字資源基地和中國最先進的網絡服務基地。
“水立方”
這個看似簡單的“方盒子”是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共同“搭建”而成的。中國人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按照制定出來的規矩做事,就可以獲得整體的和諧統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圓地方”的設計思想催生了“水立方”,它與圓形的“鳥巢”――國家體育場相互呼應,相得益彰。方形是中國古代城市建筑最基本的形態,它體現的是中國文化中以綱常倫理為代表的社會生活規則。而這個“方盒子”又能夠最佳體現國家游泳中心的多功能要求,從而實現了傳統文化與建筑功能的完善結合。
首博新館
建筑本身是一座融古典美與現代美于一體的建筑藝術精品,既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現鮮明的現代感。如:外觀外傾斜的青銅體破墻而出,懸挑的大屋頂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出檐,青灰色磚墻模糊了古城墻與現代幕墻的界線。寬闊的廣場和大堂也取材于皇家宮殿高臺建筑的手法。在博物館中軸線上,大廳外地面鑲嵌清代丹陛,大廳內有明代牌樓,體現中國傳統中心軸線特點。在建筑材質上,青銅、木質與磚石的大量運用更顯現一種歷史的久遠;鋼結構棚頂、玻璃幕墻又表現出北京有力的時代步伐,高大的空間和通透的視覺效果更順應了當代建筑的國際流行趨勢。
BTV電視中心
北京電視中心位于東長安街延長線上,地處CBD核心區域,其236.4米的高大身姿除了要承擔日常的大眾文化傳播、電視節目轉播等演播任務外,還將承擔第29屆奧運會主要轉播任務。該工程建設用地面積4.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19.8萬平方米,地上共分為三個單體建筑。綜合業務樓地上41層,建成后高度達236.4米,是目前北京市最高的純鋼結構建筑物,主要為辦公室、演播室、觀光廳和技術用房等;多功能演播中心地上10層,建筑高度55米,設有1250座電視劇場、大中小演播室和文藝錄音室等;生活服務中心地上8層,建筑高度41.6米,設有電視購物商場、餐飲娛樂和客房等。
新保利大廈
新保利大廈于2003年5月18日開工,建設歷時3年多,總建筑面積約11萬平方米,地上23層,地下4層,主要使用功能為寫字樓和商業用房,以搶救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國寶而蜚聲海內外的保利藝術博物館將移入大廈特式吊樓內,凸顯了新保利大廈濃厚的文化氣息。這座雄偉的建筑,屹立于東二環東四十條橋西南角,與原保利大廈遙相呼應,堪稱二環沿線最為醒目的雙子星座。建成后的幕墻通透壯美,讓大堂和內側辦公空間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線采光。
國家體育館
國家體育館建設工程于2005年5月28日正式開工,并在2007年11月底竣工驗收。國家體育館在奧運期間將主要承擔競技體操、蹦床和手球比賽項目。奧運會后,國家體育館作為北京市一流體育設施,將成為集體育競賽、文化娛樂于一體,提供多功能服務的市民活動中心。該工程項目主要由體育館主體建筑和一個與之緊密相鄰的熱身館以及相應的室外環境組成。總占地面積6.87公頃,總建筑面積8.09萬平方米,可容納觀眾1.8萬人。
總結:從整體上看,北京當代十大建筑代表了整個北京在多么年以來的整體實力。各種古建筑不僅有著獨特的文化意蘊,在建筑的風格以及建筑工藝上都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而其中的各種新生代建筑,不僅在建筑手段以及建筑風格上實現了高科技以及獨特的美感,而在建筑作用上也是實現了科技與現實的相結合。可以說,北京當代十大建筑代表了整體北京一直以來的建筑工藝。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