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剪紙是我國漢族最為古老的民間剪紙藝術之一,同時也是陜西地區的一種民間藝術,除了剪紙之稱外也被叫做為刻紙,每到春節或者結婚喜慶的日子里,百姓都會在門窗上張貼西安剪紙圖案,既有吉祥的文字,又有生動可愛的人物、動物圖案等,從而體現出中國深厚的歷史文化、美學以及民俗風情等,因而西安剪紙有著“地上文物”的美稱。
西安剪紙的由來
據歷史相關資料記載,西安剪紙工藝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在當地人們稱其為“窗花”,而“天皮花”也是有史以來最早的窗花形式,當時西安剪紙只是在云母薄片上繪圖著色裝飾,作為花鞋、荷包、枕頭上刺繡用的“花樣”,隨著“剪紙”藝術的日益創新、改變,巧妙利用紙質特點,吸取其色彩,將“西安剪紙”民間藝術運用的游刃有余。
西安剪紙哪里購買
西安剪紙的第一選購攻略是去北院門鼓樓,后面是工藝品一條街,那里都是一些特色的工藝品。其次就是書院門古文化一條街內,也主是西安城內現存的完整的古老街道。另外,在雁塔美術街也是可以購買得到西安剪紙的。
西方剪紙工藝流程
1、畫樣 畫樣,也叫起稿。蔚縣剪紙藝人設計的圖稿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沿用老樣子;二是借鑒其他花樣;三是自己創作。民間剪紙藝人的文化水平較低,沒有繪畫基礎,通過在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和領悟來設計圖稿。
2、熏樣 把設計好的圖稿貼在一白紙上,用清水打濕,然后用點燃的蠟燭或白紙進行煙熏,在白紙上留下一個“黑樣”成為刻制時的樣模。
3、刻制 藝人刻制剪紙時,對于坐姿、握刀有嚴格的要求:身子必須保持正直。執刀時,與紙面垂直。下刀時,剛勁有力。走刀時,流暢圓活。刻出來的圖案上不能留下任何毛邊,也不能刻斷一根線。刻時要先刻細處后刻粗處,先刻中間后刻四邊。蔚縣剪紙以陰刻為主(去線留面的方法)、陽刻為輔(留線去面的方法),陰刻和陽刻巧妙結合,使得作品玲瓏剔透,層次分明。
西安剪紙作為中國最為古老的民間工藝,從古至今,在西安依然傳承著這一風俗,由最初的樹葉、布、皮革等材料為施藝載體,到如今的紙質,并隨著時代的發展,西安剪紙的藝術也日益創新,不斷改變著,巧妙的利用了紙質的特點,把西安剪紙的民間藝術運用的活靈活現,每到臘月時節,就會一起相互學習西安剪紙手藝,互相欣賞各家的窗花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