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顧客上街買裝潢材料,由于對行情不夠了解,往往墜入云霧之中。見利忘義的商家實在不少。漢字中的“信”字是由“人+言”構(gòu)成的,顯示了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人們對“言而有信”特別看重。然而,在就在我們安陽裝飾材料市場中,越來越多的業(yè)主感覺到,“信用”越來越不值錢了? 為什么會這樣說呢?下面跟大家講一則真實的故事。
顧客上街買裝潢材料,由于對行情不夠了解,往往墜入云霧之中。見利忘義的商家實在不少。漢字中的“信”字是由“人+言”構(gòu)成的,顯示了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人們對“言而有信”特別看重。然而,在就在我們安陽裝飾材料市場中,越來越多的業(yè)主感覺到,“信用”越來越不值錢了? 為什么會這樣說呢?下面跟大家講一則真實的故事。
在我們安陽裝飾材料市場里有一位都先生,上個月去購買坐便器,左挑右挑,后來挑中了某品牌,便和商家討價還價。商家開出最低價1500元,都先生嫌太貴。就當都先生即將離去的時候,商家聲稱他們是該品牌坐便器在本市的特約經(jīng)銷商,1500元已是廠家的直銷價,他們可以保證這是本市的最低價。
都先生這下子不得不相信了。 于是他決定掏錢購買。可是在幾天以后,都先生在其它地方購物的時候,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品牌的坐便器,便有意無意地去問一問價格,一問才知道只有800多元,心中大為不快。都先生于是向商家去交涉,商家一口咬定兩者不是同一種貨物,而且雙方是“愿買愿賣”。無奈之下,都先生勇敢地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經(jīng)濟損失。
后來盡管經(jīng)銷商仍然詭稱雙方是“愿買愿賣”,純屬自愿,但是法院還是根據(jù)《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法》中有關(guān)規(guī)定,以及民事活動中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基本準則,支持了王先生的訴訟請求。 類似于都先生這樣的遭遇,今天實在是太普遍了。不過,像他這樣能想到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顧客還是太少了。
實際上,根據(jù)我國《價格法》的規(guī)定,商家所銷售的所有商品都必須明碼標價,而且要標明實價。如果標了價格以后等待顧客砍價,商家就已經(jīng)違反了《價格法》。因為顧客沒有議價能力,既不知道進價,更不知道商品的成本,砍價完全沒有依據(jù)。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再吃黃蓮苦,都能夠行動起來,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消費權(quán)益。了解更多裝飾材料市場方面的新聞資訊請多多關(guān)注安陽裝修網(wǎng)。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