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2024-11-20
早已經過了帝王稱霸的世界,早已經遠離長袍飄飄的古代,可是我們依舊對著那千年的古朝有著獨特的向往。皇帝和大臣們一樣,他的官印被稱之為玉璽,從周朝的時候就十分流行了。見玉璽就形同見皇帝本人,這可謂是非常厲害的官印。玉璽就是御璽,不同的時代使用的范圍也是不一樣的呢。皇帝審批奏折的時候,皇帝著作之下,皇帝的一切都由玉璽而傳承之上。
乾隆玉璽制作于1793年,是一套三枚玉璽中的一枚,上面有代表君王的龍圖騰和一句格言——“自強不息”。
日前,倫敦蘇富比拍賣行以折合4000萬人民幣的價格拍出一枚乾隆玉璽“八征耄念之寶”,引發國人的關注。玉璽也就是用美玉刻成的皇帝的印信。秦以前,璽是泛指諸侯、卿大夫、從吏的印章。《韓非子?外儲說》左下:“愿請璽復以治鄴。”璽在此是官印的意思,即請纓到地方任職。而秦以后,璽則是專指帝王的印章。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以和氏璧為璽,后歷代相傳,成為帝王“受命于天”的信物。漢代張衡在《東京賦》中云:“冠通天、佩玉璽,紆皇組、要干將。”玉璽和通天冠、皇帝所佩的絲帶、象征帝王身份的寶劍一樣,都是皇帝的專用之物。
由于歷代相傳的玉璽于唐末時失蹤,從明代開始,帝王們都刻意淡化傳國玉璽的地位,而根據自己的喜好鐫刻印璽。清軍入關以前,皇太極的印璽是用滿文鐫刻,也兼用古篆。定鼎北京之后,朝廷的設立悉依明制,清帝的印璽也是根據古制鐫刻,材料有玉、黃金、田黃石、還有旃檀。其中,玉璽的材料又分為白玉、青玉、翡翠;印紐的龍紋有兩條纏繞相交的龍、有盤曲回旋的龍、還有狀似蹲著的龍。根據不同的需要,印璽的大小從六寸見方到二寸一分不等。
乾隆皇帝的興趣廣泛,博雅好古,印璽也特別多。清人何圣生的《檐醉雜記》載,乾隆十一年的時候,交泰殿里就藏有二十五方印璽,印文和用途各自不同。印文分別為“大清受命之寶”,昭示大清的大統乃為天授;“皇帝奉天之寶”,昭示皇帝乃是依奉天意行事;“大清嗣天子寶”,昭示皇權前后相承,延續不斷;“皇帝之寶”用于遇到特別的喜慶或喪事,發布赦免罪犯或減刑的詔書;另一方材質和紋飾不同的“皇帝之寶”,則昭示皇帝的威嚴;“天子之寶”用于祭祀諸神;“皇帝尊親之寶”用于褒封贊美的稱號;“皇帝親親之寶”用于頒發給宗族的詔書;“皇帝行寶”用以頒封賞賜;“皇帝信寶”用于征調兵馬;“天子行寶”用于封賞少數民族;“天子信寶”用于給地方政府下命令;“敬天勤民之寶”用于告諭入朝謁見的外臣;“制誥之寶”用于告諭朝中大臣;“敕命之寶”用于封官授爵的敕書;“垂訓之寶”用于宣揚國家的法制和禮儀;“命德之寶”用于獎掖忠良;“欽文之璽”用于禮樂法度;“表章經史之寶”用于尊崇古訓;“巡狩天下之寶”用于出外巡視;“討罪安民之寶”用于討伐宣戰;“制馭六師之寶”用于處理軍旅中事;“敕正萬邦之寶”用于告諭外國;“敕正萬國之寶”用于告諭四方;“廣運之寶”用于在重要公文上面封緘加標記。
除了交泰殿的這二十五方印璽,乾隆在留都沈陽還有十幾方印璽,印文有“丹符出驗四方敕命之寶”、“奉天法祖親賢愛民”,其余印文與北京宮中的印璽相同,只是材質、大小和紋飾不同。除了“公章”之外,乾隆還有許多自用的“私章”。譬如他有一方“乾隆御覽之寶”,專門用于在鑒賞過的字畫上面鈐印。他七十歲的時候,制有“古稀天子之寶”。而這一次倫敦蘇富比拍賣行拍賣的“八征耄念之寶”,乃是乾隆為慶祝自己的八十壽辰而制。在此之前,香港蘇富比拍賣行拍賣的“乾隆御筆”,法國拍賣行拍賣的“九洲清安之寶”,也都是乾隆玉璽。
由于乾隆所制的玉璽如今已是散落四方,大多已經無從尋覓。因此,他一生中究竟鐫刻了多少枚玉璽,已經成為了一個難以解開的謎。
而這個世界又有多少人見過玉璽呢?當然,就不要說摸了。想一想,若是您生在古代,趁著皇帝陛下不注意摸了人家的玉璽,那可是殺頭的大錯呢。玉璽也代表著一代帝王尊崇的地位,那是至高無上的地界,不允許任何讓來侵犯。古今,多少代帝王用了多少個玉璽?而玉璽制造的價值又是如何估量?若不能以無價之寶,就襯托不出玉璽的重要了吧!
上述內容來自用戶自行上傳或互聯網,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zxcq@corp.to8to.com 。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