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2024-11-23
徽派建筑是漢族傳統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徽派建筑作為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為中外建筑大師所推崇,流行于徽州與嚴州徽語區及金華、衢州、杭州等浙西地區。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徽派建筑圖片及資料介紹。
一、徽派建筑簡介
徽派建筑以磚、木、石為原料,以木構架為主。梁架多用料碩大,且注重裝飾。還廣泛采用磚、木、石雕,表現出高超的裝飾藝術水平。徽派建筑最初源于東陽,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歷史上徽商在揚州、蘇州等地經營,徽派建筑對當地建筑風格亦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徽派建筑坐北朝南,注重內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磚、石、土砌護墻;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徽商力在經商而不在建筑,衣錦還鄉之后,以奢華精致的豪宅園林體現身份,或整修祠堂光大祖宗門面,或亦以牌坊筑立褒獎徽州女人守夫的風骨。徽派建筑講究規格禮數,官商亦有別。除脫富麗堂皇的徽商巨賈之家外,小戶人家的民居亦不乏雅致與講究。
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風景之靈氣,融漢族風俗文化之精華,風格獨特,結構嚴謹,雕鏤精湛,不論是村鎮規劃構思,還是平面及空間處理、建筑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都充分體現了鮮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為典型,被譽為徽州古建三絕,為中外建筑界所重視和嘆服。
它在總體布局上,依山就勢,構思精巧,自然得體;在平面布局上規模靈活,變幻無窮;在空間結構和利用上,造型豐富,講究韻律美,以馬頭墻、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上,融石雕、木雕、磚雕為一體,顯得富麗堂皇。
二、形成
徽派建筑的形成過程,受到了徽州獨特的歷史地理環境和人文觀念的影響。這里原來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其居住形式為適應山區生活的“干欄式”建筑。中原士族的大規模遷入,不僅改變了徽州的人口數量和結構,也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中原文明與古越文化的交流融合,直接體現在建筑形式上。早期徽派建筑中典型的“樓上廳”形式,樓上廳室特別軒敞,是人們日常活動休憩之處。這是因為山區潮濕,為了防止瘴癘之氣,而保留了越人“干欄式”建筑的格局。同時,由于大量移民的涌人,人稠地狹,構建樓房也成為最佳選擇,但多依山就勢,局促一方,為解決通風光照問題,中原的“四合院”形式又演變成為適應險惡的山區環境,既封閉又通暢的徽州“天井”。而山區木結構的房屋又易于遭受火災,為了避免火勢的蔓延,便又產生了馬頭墻。早期的徽派建筑形式,正是外來移民與原住民文化交融的產物。
明朝中葉以后,徽商崛起,雄據中國商界。致富后的徽州商人,將大量資本返回家鄉,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對建筑的投入。他們修祠堂,建宅第,造園林,豎牌坊,架橋梁,蓋路亭,給徽州鄉村面貌帶來了巨大變化。由于“賈而好儒”的特點,具有很高文化素質的徽商們在建筑中注入了自己對住宅布局、結構、內部裝飾、廳堂布置的看法,促使徽派建筑逐漸形成風格獨特的建筑體系,使徽派建筑不僅具有實用性,還蘊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三、特色
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體現在村落民居、祠堂廟宇、牌坊和園林等建筑實體中。其風格最為鮮明的是大量遺存的傳統民居村落,從選址、設計、造型、結構、布局到裝飾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風水意愿和地域美飾傾向。徽派古建筑以磚、木、石為原料,以木構架為主。梁架多用料碩大,且注重裝飾。其橫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間俗稱為“冬瓜梁”,兩端雕出扁圓形(明代)或圓形(清代)花紋,中段常雕有多種圖案,通體顯得恢宏、華麗、壯美。立柱用料也頗粗大,上部稍細。明代立柱通常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為丁頭拱)、斜撐等大多雕刻花紋、線腳。梁架構件的巧妙組合和裝修使工藝技術與藝術手法相交融,達到了珠聯璧合的妙境。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顯得格外古樸典雅。墻角、天井、欄桿、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紅砂石或花崗巖裁割成石條、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紋理組合成圖紋。墻體基本使用小青磚砌至馬頭墻。
徽州村落的選址大多嚴格遵循中國傳統風水規則進行,山水環抱,山明水秀,追求理想的人居環境和山水意境,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村”。更多徽派建筑圖片信息請繼續關注土巴兔裝修網。
上述內容來自用戶自行上傳或互聯網,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zxcq@corp.to8to.com 。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