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互通上的裝修*怎么樣?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后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
唐青花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處于青花瓷的濫觴期。人們能見到的標本有20世紀70—80年代揚州出土的青花瓷殘片二十余片;香港馮平山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青花條紋復;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收藏的一件花卉紋碗;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魚藻紋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點彩梅朵紋器蓋。通過對揚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進行研究,并對唐代鞏縣窯的物質和技術條件進行分析,初步斷定唐青花的產地是河南鞏縣窯。近些年來在鞏縣窯窯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標本,由此進一步確認了唐青花的產地就在河南鞏縣窯
宋青花
唐青花經過初創期以后,并沒有迅速發展起來,而是走向了衰敗。到目前為止,人們能見到的宋青花只有從兩處塔基遺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一是1957年發掘于浙江省*泉縣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殘片。該塔的塔磚上有紀年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另一處是1970年在浙江省紹興市環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殘片。該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證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明清青花
明清時期是青花瓷器達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時期。明永樂、宣德時期是青花瓷器發展的一個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稱;清康熙時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發展到了;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發展而逐漸走向衰退,雖在清末(光緒)時一度中興,最終無法延續康熙朝的盛勢。總的說來,這一時期的官窯器制作嚴謹、精致;民窯器則隨意、灑脫,畫面寫意性強。從明晚期開始,青花繪畫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國畫繪畫技法的元素。
清代青花
瓷器的胎體,總體比明代要輕薄一些。前期胎體稍厚重,胎質堅致細密;中期胎體輕薄,胎色潔白;晚期胎體厚重,胎質粗松。釉面也不及明代厚潤,釉層趨向稀薄,釉色前期較白,釉面平整;中期以后釉色泛青,或呈青灰色,釉面起伏似波浪。
藏品出手流程:
1.實物帶來*鑒定(可郵寄)確保藏品真假是否符合*的征集要求
2.如果藏品是真的而且符合*征集要求,我們將會給你推薦符合你藏品出手的相對應平臺
3.達成合作,簽訂委托服務合同藏品會保留在*或者由您自行保管直至藏品成交或合同期結束。
合作單位
1、美國勞倫斯拍國際賣有限*
2、香港國際拍賣有限*
3、香港金字塔國際拍賣有限*
4、英國雷納德國際拍賣有限*
鄭重提示:
1,不**,不上門
2,贗品與當代工藝品不合作
3,*的私下*就是展銷,沒有那么多買家介紹給你